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技术 >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2018年01月12日 13:49:46 访问量:266

 

前言..... 1

第一部分 发展战略..... 1

第一章                                                                                                                 基本现状..... 1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2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 3

第三章                                                                                                                 总体目标..... 3

第四章                                                                                                   具体发展目标..... 3

(一)提升教育治理信息化服务,实现全域内教育治理现代化..... 3

(二)形成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3

(三)构建智慧教育教学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 4

(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全域均衡发展..... 4

(五)创新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4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5

第五章 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基本形成智慧教学环境      5

(一)加快全域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5

(二)提高学前及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5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6

第六章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支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7

(一)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7

(二)推动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8

(三)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8

第七章 完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9

(一)优化升级大连市教育城域网..... 9

(二)建设大连市智慧教育云平台..... 10

(三)建设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 10

(四)构建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环境..... 11

第八章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11

(一)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12

(二)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 12

(三)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13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14

第九章  加强组织领导..... 14

(一)调整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14

(二)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制..... 14

(三)落实教育信息化任务分工..... 14

第十章  完善政策保障制度..... 15

(一)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 15

(二)建立和落实教育信息化配套制度..... 15

(三)培育和完善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16

(四)加强和推行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与评估..... 16

第十一章  做好技术服务..... 16

(一)健全教育信息化工程标准规范..... 16

(二)建立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 17

(三)完善信息安全保障..... 17

(四)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17

第十二章  落实经费投入..... 17

(一)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17

(二)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 18

附件1: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 19

一、   大连市教育城域网提升行动计划..... 20

1.      优化升级大连市教育城域网..... 20

二、   大连智慧教育平台优化提升行动计划..... 21

2.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基础环境..... 21

3.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资源平台..... 21

4.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管理服务平台..... 22

5.      建设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平台..... 23

三、   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行动计划..... 23

6.      建设智慧化校园环境..... 24

7.      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24

8.      开展智慧校园的应用与能力提升..... 25

四、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 26

9.      校园网络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6

五、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26

10.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26

六、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27

11.  建设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27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全面推进大连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撑大连教育综合改革,特编制本规划。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由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保障措施4部分组成,共12章,总体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架构如图2所示。

1 规划的总体内容结构

 

 

 

2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架构


第一部分 发展战略

第一章        基本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建好“三通两平台”为主线,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一是科学组织配备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大连教育城域网,覆盖全市城乡,“校校通”工程达标率98.4%,“班班通”达到91.1%。二是建设完成适合大连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平台及管理体系,实现一级建设三级使用。三是在应用推进、资源建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宏观发展战略和微观支撑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建设。

二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大连的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和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水平不相称。

三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农村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比较薄弱,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四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够,教育信息化引领与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应用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投入不足,资金投入的持续性不够,仍然存在相对硬件建设资源库建设滞后的问题。

六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少规范引领与特色扶持;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的需要,队伍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二) 基本原则

服务全局:坚持教育信息化发展服务于立德树人,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服务教育治理,提高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融合创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管理的创新;创新教育服务模式,建立优质资源供给模式和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深化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深化应用,将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教研、培训、评价等工作的核心驱动力,注重信息技术对变革教育教学的实效。

完善机制: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保障制度、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和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健全教育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全面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总体目标

2020年,全面完成《大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全域内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环境,及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高素质管理、研发和应用人才队伍,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充分显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处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教育信息化成为“智慧大连”的示范工程。

第四章        具体发展目标

(一)提升教育治理信息化服务,实现全域内教育治理现代化

升级与完善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建成安全、实用且覆盖全市所有区市县和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服务体系,推进教育治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教育电子政务与电子校务的普遍应用,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效率,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考试与评价、质量监测等体系,提升教育治理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全域教育治理现代化。

(二)形成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升级大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并实现“国家----校”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构建基于开放平台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生态体系;建成市区(县)两级分布式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分类集成整合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教育特色资源;建立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互联互通并得到广泛共享和推送服务。

(三)构建智慧教育教学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

打造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构建智慧型学习环境。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应用信息技术重构教育管理新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通过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进行课程改革的能力,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决策、教育管理和教育发展的效能。

(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全域均衡发展

优化升级大连教育城域网,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育信息化全域内均衡发展。以泛在技术为支撑,逐步建设涵盖学校、社会、家庭及职场的学习型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高速可靠、绿色安全的教育宽带骨干网络,实现全域的“校校通”和“班班通”。

(五)创新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的市、区、校分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学校的职责,形成完善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体系;健全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人才队伍保障机制、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工作督导及评估检查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以科学、创新的长效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第五章        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基本形成智慧教学环境

加快全域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水平,提高学前及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基本形成智慧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嵌入到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发展性评价和学习分析。

(一)加快全域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在建立并推行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标准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智慧校园的创建与评估工作,着力提高信息化薄弱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扩大并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推进数字资源全覆盖、服务全覆盖、管理应用全覆盖建设工作,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2020年,全市中小学统一标准实施“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班级全部配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建成教育信息化示范区4个和示范校100所。中小学网络学习环境普遍建成与应用,基本实现全域内的信息化均衡发展。

(二)提高学前及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推进幼儿园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建设幼儿园多媒体多功能综合活动室,建设优质、共享、交互式教学资源库,开发特色的学前教育辅助教学软件与教学管理系统,将信息化手段与启蒙教育相融合,实现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与发展。将学生电子学籍系统的应用范围向学前教育扩展,提高学前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医院及家庭间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水平,探索特殊教育“网上送教”计划。建立特殊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特殊教育资源。

2020年,按照基础教育信息化配备标准,实现全域幼儿园“园园通”。二星级以上幼儿园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不低于70%。显著提升学前及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深入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全面推进“班班通”。开展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改革,开展个性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多媒体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和在线讨论等教学模式。95%以上教师能够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教学新模式普遍应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和教学创新的能力显著提升。

大力推进“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通过网络空间为教师及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用。形成智慧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增强,基本实现中小学生具备网络学习能力,以及搜索、筛选和应用资源的能力。

积极运用远程培训平台等信息化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评价,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

建立智慧教育大数据分析中心,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2020年,依托大连智慧教育云平台,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开发及推广应用,教师人人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在线学习率达到100%,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人人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第六章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支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围绕大连城市发展战略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开发与共享,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应用水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领和支持大连市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一)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高标准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工程,积极探索专业数字化职业体验馆建设,基本形成校企信息互动、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仿真与实操结合的信息化环境。全面实施职业院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建立可在线学习、交流、交互、跟踪、评价等方便、友好、可测的多通道学生学习空间。

建设大连职业教育网,开发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学习、教师培训、集团化办学、校企互动、人才需求、招生就业、就业预警、社会服务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能力水平提供支撑。搭建与国家、辽宁省高度对接并与职业院校密切融合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20年,省级示范及以上学校,1000M网络宽带接入和校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的个性学习空间普及率达到95%以上,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空间普及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85%以上。

(二)推动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紧紧依托辽宁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发建设补充性、延伸性(拓展性)以及具有大连区域特色的、对接产业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加快推进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基础性数字资源库、对接职业(岗位)活动的突出专业技能和核心岗位能力的引导性数字资源库(互动教学软件、仿真实训教学软件等)和大型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具有物联网特征的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

2020年,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满足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虚拟实训软件应用覆盖全体在校生,建设3-5个对接大连市产业集群并支持核心课程的大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三)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为载体,积极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做中学,做中教”以及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重新整合,形成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全新教学形态。积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虚拟仿真工学结合”、“虚拟现实的岗位模拟”、“虚拟仿真项目教学”、“虚拟仿真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与创新,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完全对接,课堂教学、虚拟仿真、实际操作三位一体,虚拟仿真与职业活动有效衔接。以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为载体,积极推动数字化环境下的课程改革;以虚拟仿真实训为手段,构建数字化环境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为牵动,构建数字化环境下融入信息化要素的实训基地,实施“虚”“实”结合,逐步实现智能化实训教学目的。

2020, 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信息技术支撑的“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广,教育信息化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效能充分显现。

第七章        完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按照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要求,建设涵盖学校、社会、家庭及职场的学习型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大连市教育城域网,建设教育云服务环境、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教育信息管理环境、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环境;依据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

(一)优化升级大连市教育城域网

优化升级大连教育城域网。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拓宽教育城域网出口带宽,提高教育城域网用户接入带宽,保障教育教学应用,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时时可学习。

加快无线网络覆盖建设。提高主城区光纤覆盖率和重点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率,为数字化学习服务网络建设提供硬件支撑。

2020年,建成高速适用、结构合理、绿色安全的大连教育城域网,学校接入带宽满足应用。教育城域网总出口不低于30G,农村学校及幼儿园班均不低于5M带宽接入,中心校以上学校班均不低于10M带宽接入,高中阶段学校班均不低于15M带宽接入;大连市中心城区和县()核心区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二)建设大连市智慧教育云平台

完善升级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大连市教育云资源平台,形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优良、使用便捷和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综合体系,建成涵盖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

建设市级教育云数据中心,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整合管理和共享交换,提供教育基础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并为大连教育提供决策分析支持。

依据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以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与督导评估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电子校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教育督导综合应用系统。

建立大连市教育管理信息化规范,为数字资源共享交换提供支撑。建立全市统一管理的云数据中心,大连教育云存储空间达到500TB,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的高效应用。全面完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任务,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2020年,推动管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完成具有大连特色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治理和教育公共服务中的广泛应用。

(三)建设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

依托大连智慧教育云平台,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加快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积累、融合、共享和服务。

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吸引教育部门、专家以及教师个人提供或合作开发教育资源,鼓励IT行业提供资源。采取购买、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形式,建立“市区校”三级架构、学科内容齐全、标准规范、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分布式共享资源库,包括课程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文献库、素材库等。

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市、区数字化图书馆与教育平台的联通,积极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校园图书馆(室)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提高中小学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

2020年,完成教育资源库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资源库总容量达到2PB;基础教育领域建立大连市、区两级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包含60%以上的教学科目;全面实现市、区中小学图书馆采编、流通、检索的计算机管理。

(四)构建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环境

夯实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提高信息化安全保障意识。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好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和监督检查。加大信息安全软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

制定并实施大连市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全方位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所有学校网站完成备案及等级保护审定工作,确保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

2020年,进一步完善全市教育系统统一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一系列技术保障措施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集中式网络安全监测管理中心与分布式运维中心相结合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队伍。

第八章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拓展师生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应用提供人才支持。

(一)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的相关要求,适时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科教研、远程研修和学术交流合作,促进教师的远程协作和共同成长,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融合能力。

2020年,着力打造50个教育技术名师工作室、100个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团队,带动90%以上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教师智能终端驾驭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选取运用能力可以保证智慧化、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二)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

建立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标准,重点实施专业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专业人员信息技术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提高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能力。要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设施运维服务外包新机制,由专业化的企业或非赢利性事业机构提供运维服务,学校购买运维服务。

落实并完成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信息化技术能力要求,为智慧型教育环境的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能力标准,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九章  加强组织领导

(一)调整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

重新调整大连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各相关处室为成员,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在教育局办公室;各级政府成立与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一把手”负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中心校以上学校逐步建立信息中心,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统筹协调,理顺关系,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效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特色发展。

(二)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制

市县两级政府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接受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咨询和委托,对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为大连市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与工程提供专家咨询。各级各类学校配备专兼职的教育信息化专家顾问,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

(三)落实教育信息化任务分工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区市县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第十章  完善政策保障制度

(一)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

各级政府要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的专项工程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推动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协调制定和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资费优惠政策。

(二)建立和落实教育信息化配套制度

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

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导考核机制,制订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办法,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

制定教育信息化专门机构、专业化队伍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各区市县信息中心的人数一般不少于10人(其中先导区、长海县不少于6人),要做到人员素质和人员数量双到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配备信息技术专职人员,明确信息技术专职人员岗位职责,其承担的学校信息化支撑保障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认定的工作量(课时),由学校根据信息化专业人员实际工作量核定,使其享有与一线教师同等待遇。

小学每12个班级要配备1-2人以上的信息技术专职人员;中学每12个班级要配备2-3人以上的信息技术专职人员。

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的相关要求,适时将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在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对信息技术专职人员在参加职称评审时给予政策倾斜。

(三)培育和完善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教育信息化科研院所、教育信息资源及产品研发基地等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培育教育信息化产业体系,形成良性竞争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四)加强和推行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与评估

加强督导,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将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将信息化水平作为评价政府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管理机制、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办法,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完成。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据《大连市区(市、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估细则》和《大连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估细则》,对各区市县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专项督导与评估,并同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信息化建设发展责任状,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再与所属学校校长签订责任书,明确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每年设专项奖励资金,依据区市县及学校教育信息化专项评估结果给予奖惩。

第十一章  做好技术服务

(一)健全教育信息化工程标准规范

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执行辽宁省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考核、评估、安全保护、技术服务、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健全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工程标准规范,确保数字教育资源、软硬件资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建立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

建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信息新技术教育创新应用研究,以及教育云服务模式与服务平台、教育云管理平台与教育管理系统等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开发符合实际需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

(三)完善信息安全保障

落实教育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和制度,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宣传与培训工作,确保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强化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强化对网络行为的指导与监管力度。为学习者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信息。

(四)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完善市、区(县)、校三级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各级政府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制建设,完善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的专业服务队伍。

第十二章  落实经费投入

(一)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方投入”的原则,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分级负责,落实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鼓励多方投入,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

落实公用经费购买信息化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标准,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每年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低于教育总投入的5%。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

倡导用市场化的办法,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二)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

各级政府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根据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服务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逐步形成每年3%的硬件维护、15%的硬件更新费用的经费投入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监督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完善规范教育信息化项目预算、申报、实施、验收、监管和评估的全周期管理,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附件1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

为实现《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制定本计划。

 

 

 

 

 

 

 

 

 

 

 

 


                                                       

 

 

 

 

 

 

 

 

 

 

 

 

 

 

 

 

 

 

 

 

 

 


1 行动计划内容结构图

一、      大连市教育城域网提升行动计划

加快大连市教育城域网的优化升级,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建成高速畅通、全域覆盖的教育网络体系,建成全市一体化的教育大网络,实现高标准的“宽带校校通”和“网络班班通”,建立教育网络可持续发展运行和安全保障机制。

1. 优化升级大连市教育城域网

继续推进教育专网“校校通”“园园通”,实现“市—区(县)—学校”的光纤专线连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高速接入,逐步建成由市级主干网、区(县)区域接入网和校园网组成的全市一体化的教育大网络,为数字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1)加强教育城域网骨干网建设。提升大连市教育信息中心到区(县)教育骨干网络带宽和承载能力。建成总出口不低于30G的骨干教育城域网络。

2)加强学校宽带上网建设。大力推进以区(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学校宽带上互联网,加大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力度,提高教育城域网用户接入带宽。实施市教育局直属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推进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数字化实训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教育网络可持续发展机制和运行模式。把教育网络建设纳入大连市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形成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网络运行机制。

4)建设绿色、安全教育信息网络。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监控平台的建设,建立以教育电子身份认证为核心的网络信任体系;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教育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评估机制,构建绿色、安全的教育信息网络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二、      大连智慧教育平台优化提升行动计划

完善升级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智慧教育平台与国家、辽宁省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以及市、区()、学校三级应用,全面推进大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提升教育管理高效化。

2.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基础环境

以“顶层设计、统一标准、开放开源、多网融合、共享计算”为建设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设计合理分布、综合高效的拓扑结构。建设市、区(县)两级基础设施平台,在各个基础设施平台独立的硬件数据中心基础上,部署统一的市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互通和云计算技术实现IT基础设施和应用资源的共享。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数据中心和区县、校级边缘节点,为教学和管理提供公共存储、公共计算、带宽共享、资源共享、安全认证等功能,以及提供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依据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标准体系,各类数据统一规范和统一接口,实现各类数据的整合管理、共享交换。建立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大连教育决策、教育相关社会公益提供数据支持。

大连市教育云基础环境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全局可支持50万并发用户,公共存储点总容量达到PB级,计算资源统筹分配管理,数据异地互相备份,市、区(县)、校平台分级管理、互联互通。

3.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资源平台

整合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库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连市教育云资源平台,为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支撑。

1)建成涵盖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配套的教学资源,开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建设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等。

2)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吸引教育部门、专家以及教师个人提供或合作开发教育资源,鼓励IT行业提供资源,探讨不同的资源服务模式。大连市教育云资源平台面向全体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教育资源应用服务,帮助每个学习者和教学者方便获取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教育云资源平台为教育统计、教育研究、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各类教育应用提供支持服务。

3)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依托大连市智慧教育平台,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全市教师率先使用,职教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教师和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人人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4. 建设大连市教育云管理服务平台

整合各类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软件与工具,建设大连云管理平台,优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动态配置与服务,建立个性化推送模式,为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和应用提供服务。

1)建成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治理信息化体系。

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与共享规范,建立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管理与应用的技术平台与工作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治理信息化体系。重点加强数据交换、使用和安全管理,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服务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支持,实现管理精细化、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服务主动化。

2)建设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要求,完善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强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与督导评估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各类教育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2020年,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等应用;建成地理信息、教育决策、教育督导等应用系统。

5. 建设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平台

建设大连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并以大连市教育信息中心为主,逐步形成市、区(县)、校三级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保障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及电子政务(电子教务)系统的使用、运行、维护和管理。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化管理模式,吸收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加入服务平台。

区(县)教育部门建立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教育信息技术部门,逐步形成市、区(县)、校三级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市、区(县)、校三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部门)的服务能力,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及时、便捷的技术保障与支持;加强教育门户网站和各级各类教育网站群的建设,加大教育门户网站的政务信息内容保障力度,确保电子政务、电子教务系统的应用实效。

三、      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行动计划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三网融合为支撑,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的智慧化学习环境,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智慧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加强智慧人才的融合发展。制定大连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根据全市智慧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推进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建设的跨越,实现城镇20%以上学校达到“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涉农地区10%的学校达到“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6. 建设智慧化校园环境

加快智慧化校园建设,推动智慧化校园建设的规范化和特色化达标建设。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支持的智慧化学习环境建设,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全面使用或对接省核心系统、市级数据中心通用系统,建成符合省级标准(规范)的各类特色系统,实现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管理的智能化。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含幼儿园)信息化设施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包括网络、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平台、信息知识资源的整合共享为特征,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的数字化。

7. 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完善市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实现与省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全市教育机构的综合管理应用。建设涵盖全市学生、教师和学校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并根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实现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机构的监管、业务处理、决策等应用的数据支撑。

充分利用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推送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采取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建设覆盖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建成一批能够体现大连特色的精品数字化课程资源。按照“标准、开放、协作、共建、共享”的要求和“平台+资源+服务”的模式,动态建设市、区(县)、校三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市级教学资源中心。

建立全市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8. 开展智慧校园的应用与能力提升

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与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同时,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用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在全市建立8个智慧教育应用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试点、智慧课堂示范点、开展微课、翻转课堂、智能终端设备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建立空间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示范引导,培育一批空间教学的名师、名课。

2)加强智慧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加强智慧型人才的培养,创建智慧化学习环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入每一名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让每一名学习者都能够便捷获取最适合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努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智慧型、创新型人才,为智慧大连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中小学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

9. 校园网络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校园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拓展工程。由全市统一组织招标实施,各职业学校共同参与,高标准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区(县)为基本单位组织学校宽带上互联网,加大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力度,提高教育城域网接入带宽。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省级示范及以上学校实现500M以上网络宽带接入和校内无线网络全覆盖。职业教育学校智慧校园、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智能化环境的场所覆盖率达60%以上。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力提高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

积极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做中学,做中教”,“虚拟仿真工学结合”、“虚拟现实的岗位模拟”、“虚拟仿真项目教学”、“虚拟仿真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与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环境下的课程改革。

五、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10.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1)制定实施大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完善教师网络化培训平台,采取远程培训、面授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我市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全面更新培训内容,增强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相关度。

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的职前职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做好远程培训和各学段、各学科网络课程及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加大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专项比赛、成果评比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2)启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启动“大连市教育技术名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在面向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技术研发、系统实施、工程管理等方面有专长的专家型人才,造就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领军人才和专业化队伍。

培养一批教育技术名师,建设一批教育技术名师工作室和教育信息化创新团队。

六、      大连市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由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联合教育部门信息化事业单位、教育软件公司组建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开展大连市智慧教育领域相关课题研究,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产出标志性的教育信息化成果,促进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有效实现,更好地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11.     建设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联合大连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教育学院等市属高校成立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大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跟踪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提供教育信息化政策咨询和宏观规划建议;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关体制机制、核心技术、应用模式和评价策略等关键问题研究,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指导等工作,组织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相关课题申报。

开展智慧教育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德育、管理、科研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示范工作,布局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等工程技术研发,明显增强教育信息化创新能力,充分显现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

 

 

 

 

 

 

 

 

 

 

 

 

 

 

 

 

 

 

 

 

 

附:规划编制参考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

3.《“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国发〔201331号)

4.《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教技厅函〔201576)

5.《“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

6.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61)

7.《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厅〔20162号)

8.《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

9.《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技〔20146号)

10.《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教信推办〔201420号)

11.《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辽委发〔201019)

12.《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辽教发〔2013110)

13.《大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委发〔20115)

14.《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意见》(大委发〔201414号)

15.《大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大政发〔201431)

16.《大连市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编辑:姜世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庄河市塔岭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133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