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关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课时及实施的 相关说明

关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课时及实施的 相关说明

2017年09月28日 09:14:16 访问量:181


一、国家课程的相关说明

1.关于小学科学课: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新的小学一年级从2017年秋季开学开设科学课,每周1课时;2017年秋季开学新的二年级不开设科学课。从2018年秋季开学始,小学16年级全部开设科学课。

2.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2017年秋季开学新的小学一年级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2017年秋季开学新的二年级继续开设信息技术课,每周1课时。从2018年秋季开学始,小学12年级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

3.关于小学英语课:2017年秋季开学,原来在小学12年级开设英语课的地区继续开设英语课,每周两课时,其中1节在周课表中正常安排,小学12年级周总课时相应增加1节,周总课时27节。另一节英语课时使用地方课程课时。

二、地方课程课时及实施的说明和建议

地方课程实施时间包括每学期上课时间17.5周和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时间。

(一)小学一、二年级

地方课程可以使用的每学期总课时数为51课时。包括:规定的每周2节,学期共35节;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4天(每天安排4节地方课程课时)共16节。合计51课时(实际使用50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1.每周使用1节地方课程课时上英语,学期共使用17课时;

2.省地方课程“专题教育”使用21课时;

3.区域特色“中华传统美德”使用12课时。

实施建议:“专题教育”在周课时计划中安排,每周1,共完成17课时;利用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4天(每天安排4节地方课程课时)完成剩余4课时“专题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12课时教学任务。

(二)小学三年级

地方课程规定课时为每周2课时,学期总课时数为35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1.省地方课程“专题教育”使用24课时;

2.区域特色“中华传统美德”使用10课时。

实施建议:利用学期前12周,每周两课时,集中完成“专题教育”24课时教学任务;利用学期剩余5.5周,每周两课时,集中完成“中华传统美德”10课时教学任务。

(三)小学四、五、六年级

地方课程可以使用的学期总课时数为47课时。包括:规定的每周2节,学期共35节;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4天(每天安排3节地方课程课时)共12节。合计47课时(实际使用45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1.省地方课程“省情通识”使用4课时;

2.省地方课程“专题教育”使用24课时;

3.区域特色“滨城大连”使用5课时;(这里的5课时指教材共需5课时,可安排上下两学期使用,可以集中安排一学期使用)

4.区域特色“中华传统美德”使用12课时。

实施建议:“省情通识”、“专题教育”、“滨城大连”教学任务利用每周2节地方课程课时完成(共33课时);利用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4天(每天安排3节地方课程课时)完成“中华传统美德”12课时教学任务。

(四)初中七、八年级

地方课程可以使用的学期总课时数为25课时。包括:规定的每周1节,学期共17节;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4天(每天安排2节地方课程课时)共8节。合计25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1.省地方课程“省情通识”使用3课时;

2.省地方课程“专题教育”使用1011课时(若上学期安排10课时,则下学期安排11课时);

3.区域特色“滨城大连”使用3课时;

4.区域特色“中华传统美德”使用8课时。

实施建议:“省情通识”、“专题教育”、“滨城大连”教学任务利用每周1节地方课程课时完成(共17课时);利用期末考试后、放假前学生在校4天(每天安排2节地方课程课时)完成“中华传统美德”8课时教学任务。

(五)初中九年级

地方课程规定课时为每周1课时,学期总课时数为17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1.省地方课程“省情通识”使用3课时;

2.省地方课程“专题教育”使用1011课时(若上学期安排10课时,则下学期安排11课时);

3.区域特色“中华传统美德”使用4课时。

实施建议:利用学期前13周(或14周),每周1课时,集中完成“省情通识”和“专题教育”13课时(或14课时)教学任务;利用学期剩余4.5周(或3.5周),每周1课时,集中完成“中华传统美德”4课时教学任务。

三、相关要求

1.各地区要指导学校落实好课时计划,开齐地方课程,开足课时。

2.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本地区教师进修学校落实专兼职教研人员并保持地方课程教研人员的稳定。地方课程教研人员必须由教师进修学校正式编制人员担任。

3.学校要指派合适的教师担任地方课程教学并保持队伍的稳定。地方课程的实施要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抓好落实。                  

2017825

编辑:姜世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庄河市塔岭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133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