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防疫 >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人员出入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人员出入管理的通知

2021年12月15日 21:03:27 访问量:735


各区市县(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连各高校,局属各学校:

为落实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教育组《关于进一步从严从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指导意见》《关于从严从细做好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人员新冠肺炎风险排查和健康监测的通知》等要求,强化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织密扎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学校)人员日常出入管理通知如下。

一、严格入校人员条件审核

1.因本人隔离观察、健康监测期未满或共同生活人员隔离期未满暂缓返校的师生员工,在符合返校条件时,须持社区出具的本人或共同生活人员解除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证明、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绿码中小学生、幼儿除外,体温检测正常,登记后入校。

2.师生员工确诊新冠肺炎的,在病愈出院和解除隔离观察后,须持有关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明和解除隔离证明、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绿码(中小学生、幼儿除外),体温检测正常,登记后入校。

3.离连师生员工返连时根据社区要求无需进行隔离管控和居家健康监测的,须在连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绿码(中小学生、幼儿除外),体温检测正常,登记后入校。

上述人员须于入校前一天将有关材料通过微信等途径提交给所在班级班主任或所在部门领导,报学校批准后方可入校。

二、严格校园人员出入管理

1.在职教职工管理

各学校结合实际设立教职工入校专用通道,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人车分流入校,有车库或者专门车辆进出口的学校要在车辆入口处设测温点。驾的教职工在入校前接受检查规范佩戴口罩,卡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入校。步行的教职工规范佩戴口罩,入校时保持1米以上间距,卡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有序进入校园。 

教职工日常入校后下班前非必要不离校,确需离校的,须履行外出审批程序,登记离校行程轨迹,不去登记之外的地方,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2.走读学生管理

走读学生上学、放学实行分年级错时进出校园。学校结合实际设立学生专用通道,校门口附近合理划分学生通道缓冲区、家长等候区、家长车辆停放区,安排专人管理疏导。学生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距,卡码绿码(高校和中职学校学生)、体温检测正常入校,有序上学、放学。学生入校时若出现发热、干咳、鼻塞、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结膜炎、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由校医带至临时等候观察区,复测体温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学生身体异常应及时联系家长或定点医院,按规定流程进行排查处置。

走读学生日常入校后放学前非必要不离校,确需离校的,从严落实请销假制度、家长联系制度,登记离校行程轨迹,不去登记之外的地方,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3.住宿学生管理

住宿学生入校流程与走读学生一致,入校后实行封闭管理,原则上不离校。住宿学生确需离校的,从严落实请销假制度、家长联系制度,登记离校行程轨迹,不去登记之外的地方,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有走读学生的寄宿制学校,要对住宿学生和走读学生实行身份卡证识别,卡证要有学生的基本身份信息和照片并能显著区分走读学生或住宿学生身份,保安及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在学生离校时逐一查验卡证,予以区分管理

4.外聘教职工管理

教职工包括外聘教师和保安洁、食堂、宿舍管理、维修、垃圾分类处理等后勤服务人员为外聘教师办理出入校园临时证件,外聘教师进出校园参照在职教职工管理。学校保安、洁、食堂、宿舍管理、维修、垃圾分类处理等后勤服务人员进出校时间应与师生错时安排,工作过程尽量避免与学生接触。保安人员每日工作交接前,由前日值班的保安人员对接班人员核验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绿码,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后交接班,全程要规范佩戴口罩。其他外聘后勤服务人员入校时由保安人员核验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登记入校。外聘人宿宿学生宿舍实行分区管理、分开居住,外聘住宿人员走单独通道。

5.外来人员管理

无关人员严禁入校。确需入校的外来人员包括对公事务、特殊情况的学生家长、工人员、运送物资人员等。外来人员入校须严格履行学校审批程序,提前向学校报备旅居史和接触史等情况,经学校同意后,在学校门岗处核实身份,查验国务院行程卡辽事通健康码绿码,检测体温,进行登记并佩戴来访牌,由被访人员引领入校。外来人员进出校时间应与师生错时安排在校期间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与学生接触,如需与学生接触必须提供在连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施工车辆和人员入校应走单独通道。运送物资人员入校按照《中共大连市委教育工委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外卖、快递、物资入校管理指南的通知》要求执行。

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教育组

2021年12月14

编辑:姜世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庄河市塔岭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133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